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院务公开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湖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三下乡”薪火传楼实践团阶段性总结

发布时间:2025-07-07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让“常下乡、常在乡”成为常态,用实际行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贡献青春力量。7月2日,湖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薪火传楼实践团26名青年志愿者奔赴宁乡市花明楼镇杨林桥村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抵达实践地后,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程华初与花明楼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李予希,花明楼镇杨林桥村党总支书记易海涛开展实践育人基地签约仪式。程华初介绍到湖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医学翻译和中医药文化传播培养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致力于用外语作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李予希对此表示高度认同,希望能够与外国语学院紧密联手,不断深化在医学及社会实践等方面合作,共同构建高校地方合作新范式

爱心义诊,赋能乡村健康。在针灸推拿与康复学院杨茜云、张国山两位专家的带领下,薪火传楼实践团成员前往花明楼镇开展义诊活动,服务覆盖当地群众五十余人义诊期间,专家们细致问诊,为村民们开展针对性治疗;成员们有序引导,高效配合专家开展针灸、火罐和推拿等特色诊疗工作。实践团以实际行动让当地百姓感受到中医的神奇之处,有村民表示:之前也体验过类似的治疗,但是这次的治疗十分专业,效果最为明显。

深度调研,重温先辈足迹。在实地调研阶段,成员们先后前往刘少奇铜像广场、刘少奇纪念馆、刘少奇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专业讲解和实地考察,系统学习刘少奇同志的革命历程。刘少奇铜像前,成员们庄严鞠躬,深切缅怀刘少奇同志,绕行铜像一周瞩目瞻仰,从他的光辉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感悟初心使命

用心支教,传递红色薪火。教育教学阶段中,成员们将调研所得的刘少奇同志实事求是、勇于探索、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精神内涵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开设英语、历史和手工等多种课程体系。他们以知识多元、形式多样的课堂内容,实现了将刘少奇五个光辉榜样精神与青少年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在刘少奇精神内核的磅礴力量下见世面、增本领、长才干

三天的实践活动,薪火传楼实践团成员用爱心、信心、恒心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与特色英语教学融合的创新路径。后续,实践团将在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的基础上,依据实际情况对实践流程及调研内容进行调整优化,将红色基因深植课堂教学,用英语传播红色故事,向世界播送中国强音。